当前位置:首页 >> 诗句欣赏

斜桥的诗句(海宁斜桥诗句)

发布时间:2023-03-03 文章标签: 二十 作者:yanzhuang 阅读(4)

出自韦庄的诗【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悉档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斜桥的诗句(海宁斜桥诗句)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菩萨蛮》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坦陆旦让扰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1.关于桥的诗句1.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赋西汉)魏徵2.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蒲津迎驾)宋璟3.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4.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5.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6.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7.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还京赠别)卢照邻8.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9.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阙题)杨师道10.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11.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12.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13.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还珠桥)华镇14.虹含乎洞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16.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17.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18.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19.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20.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21.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22.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23.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24.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25.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2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27.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28.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送冷朝阳还上元)韩翃39.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30.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3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32.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33.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34.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35.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36.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留别)杨凝37.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38.回首渭桥谈枯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39.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板桥)司空曙40.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闲步)司空图41.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42.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43.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青弋江)顾况44.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归路)陆龟蒙45.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赠别)皇甫冉46.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途中柳) 李中47.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上洛桥) 李益48.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早发汾南)王建49.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50.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汉东道中)蒋吉51.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扬州怀古) 李益52.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杂题九首)司空图 53.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路中口号)皇甫曾54.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55.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 (登祝融峰)李徵古56.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 (和晋公三首)李绅顷锋5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58.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59.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续古二十九首)陈陶60.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61.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62.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63.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64.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柳)陆游65.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枫桥)张祜66.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67.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晚归)陆游68.小。2.形容桥的美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王建《雨过山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陆游《卜算子·咏梅》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温庭筠《商山早行》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 志南《绝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s?wd=%E5%BD%A2%E5%AE%B9%E6%A1%A5%E7%9A%84%E8%AF%97%E5%8F%A5&rsv_sp=1&rsv_iqid=0xd926f89d001cfb65&issp=1&f=3&rsv_bp=1&rsv_idx=2&ie=uf-8&rqlang=cn&n=_33_pg&rsv_ener=1&oq=%E6%8F%8F%E5%86%99%E7%A7%8B%E9%9B%A8%E7%BE%8E%E6%99%AF%E7%9A%84%E8%AF%97%E5%8F%A5&inpuT=9574&rsv_=a18dTOzXIF%2BEpXgbknSG78SbWWIEHQVXxHTTP0saEG7xkUGulLbgfA7mObrWSr73k8rjU&rsv_pq=9d089afe486&rsv_sug3=12&rsv_sug1=6&rsv_sug7=100&rsv_sug2=1&prefixsug=%E5%BD%A2%E5%AE%B9%E6%A1%A5&rsp=1&rsv_sug4=.赞美桥的诗句100个《诗经.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唐 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唐 白居易)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灵汜桥在五云门外,今废。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从来只有情难尽, 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 任他离恨一条条。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而去。(南宋 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题小桥前新竹招客(南宋 陆游)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南宋 陆游)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南宋 陆游)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南宋 陆游)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秋夕虹桥舟中偶赋》(南宋 陆游)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天净沙 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柳桥不知谁氏园,旧有梨树六株,花甚盛。余每当月夜坐观移时,拟买之屋而扁曰香雪园,今归谁氏,梨且斫尽矣》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今来斫尽谁家圃,鼙负山人扁额休。4.有关“桥”的诗句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船头龙夭矫,桥脚兽睢盱。皂盖回沙苑,篮舆上洛桥。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1.陈基有《青山桥即事》诗云:“两情如水水如环,柳外春桡数往还。招手渡头人不见,二分新月近青山。”(苏州 青山桥) 2.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苏省扬州市 二十四桥) 3.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浙江绍兴 春波桥) 4.“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 5.“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 6.“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北宋词人秦观遭贬谪编管横州,曾于桥畔祝生家留下“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添春色》(又名《醉乡春》)(横县 海棠桥)5.描写“桥”的优美句子有哪些1、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2、桥身直跨大河两岸,像一条飞虹。3、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4、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一到放假,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5、小桥横跨小河两岸,桥上的石板还略显湿润,上面结着墨绿的青苔,细细的露珠散落在上面,清晨的微光荡漾在桥上,如仙歌般的世外桃源。6、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7、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8、我见过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见过那雄壮的索桥,但始终不能忘掉却是故乡的那座弯弯如月的小桥,卧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桥卧波”,小桥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9、雪似柳絮,像鹅毛,纷纷飘落在小石桥上。看,小石桥犹如白玉雕出的工艺品,使人舍不得从上边踏过。10、每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都恭恭敬敬地走上石桥。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它的诱人、它的铁骨傲气,更因为它伴着我的成长、伴着我的希望,伴着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11、杨浦大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高达208米的塔柱似利剑刺破青天,无数根排列整齐的斜拉钢索仿佛一架硕大无比的竖琴迎风弹奏。全桥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气势恢宏,犹如彩虹横跨浦江两岸,是上海旅游的著名景观。12、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13、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东端的引桥伸入巷口。石梁桥叫永安桥,架在银子浜口,桥洞窄小,仅能容小船通过。14、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15、我站在双桥上,细细地品味着周庄的一草一木,在这母亲般亲切、温柔的水光中,我醉了……6.关于桥的诗词佳句1、桥的诗歌: 《诗经.大雅.大明》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元稹(779-813)字微之,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灵汜桥在五云门外,今废。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陆游(1125-1210),山阴人。古代爱国诗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有百余首桥诗。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 云门草堂”。《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绍兴城里的桥,陆游也写了不少咏桥诗,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秋夕虹桥舟中偶赋》:“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 徐渭(1521-1539),山阴人,为明代著名诗人、戏剧家、书画家, 我国青藤画派创始人,写了不少咏桥诗。如:《柳桥不知谁氏园,旧有梨树六株,花甚盛。余每当月夜坐观移时,拟买之屋而扁曰香雪园,今归谁氏,梨且斫尽矣》,这诗题目较长,对柳桥梨树表达了深切的情意:“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今来斫尽谁家圃,鼙负山人扁额休。” 李慈铭(1834-1894),被尊为一代文史大师, 写过一些颂赞绍兴柳桥的诗:《寓山四负堂谒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绝寓园中,角巾屹然水中止。讲学同源幸得人,柳桥携手王元趾”句。《东郭门外渡东桥吊余忠节公尚书二首》:此诗作者有自注:“明季状元殉国者,公与杞县刘文正、吉水刘文忠三人而已。”“一死从容完晚节,二刘先后重拜名。隔城亦有尚书在,惭见桥东一水清。”另外还有一些桥诗如:《青田湖竞渡词十六首》:“虹桥三里小红楼,楼下人家早舣舟。钏影隔窗灯未灭,晓星帘幕各梳头。”《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阑夜泛轻舠,烛影霞川五里遥。临水人家花夹岸,笛声吹月满红桥。”《鉴湖柳枝词十二首》:“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微雨中过湖塘二首》:“西跨湖桥雨到时,四山烟景碧参差。白云忽过青林出,一角斜阳贺监祠。”周作人(1885-1967),绍兴人,是对新文学作出过多种贡献的作家, 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很高地位,写了不少歌咏绍兴桥梁与怀念的诗。如《苦茶庵打油诗( 二十四首)》其九:“惟念水澄桥下路骨灰瓦屑最难看。”《苦茶庵打油诗补遗(二十首)》其九:“柳桥无复清冷水,梅市空余暗淡山。 ”《吾家数典》诗其六:“清道桥下百姓家,逸斋遗教是桑麻。”《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与桥》一诗:“往昔居越中,吾爱河与桥/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橹但用篙/夏日河水干,两岸丈许高/洞桥如虹亘,石梁横空跷/亦常有过楼,步屦声非遥/(板桥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过楼,亦曰过桥,为居民所私设者,唯城内有之。) 行行二三里,桥影错相交/既出水城门,风景变一朝/河港俄空阔,野板风萧萧/ 试立船头望,炉峰干云霄/。”2、桥的谚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 3、桥的名言佳句: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4:桥的史话: 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出现了架 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 建于1706年的沪定铁索桥跨长约100m,宽约2.8M,由13 条锚固于两岸的铁链组成,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 渡此桥,由此更加闻名。灌县的安澜竹索桥建于180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竹 索桥,全长34O余米,分8孔,最大跨径约61m,全桥由细竹蔑编粗五寸的24根竹索组成,其中桥面索和扶挡索各半。 在秦汉时期,我国已广泛修建石粱桥。世界上现在是保 存着的最长、工程最艰巨的石粱桥,就是我国于1053一1059年 在福建泉州建造的万安桥,也称洛阳桥,此桥长达800米,共47 孔,位于“波涛汹涌,水深不可址”的海口江面上。此桥以 磐石铺遍桥位底,是近代筏形基础的开端,并且独具匠心地用养殖海生牡蛎的方法胶固桥基使成整体,此也是世界上 绝无仅有的造桥方法,近千年前就能在这种艰难复杂的水。

句子推荐

Copyright © 鼎文句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038372号 Power by ZBLOG版权 美文摘抄,高中800字作文,初中作文,读后感,日记,经典语句,经典句子,诗句大全尽在鼎文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