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文句子网-分享成语故事,成语典故,优秀作文,励志语录文章!

当前位置:

焚书坑儒(史记焚书坑儒原文)

2023/09/18  阅读 4 次 标签: 诗句欣赏
摘要: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焚书坑儒的一些知识点,和史记焚书坑儒原文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焚书坑儒的一些知识点,和史记焚书坑儒原文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史记焚书坑儒原文
  2. 秦朝焚书坑儒什么意思
  3. 焚书坑儒在哪一时期用怎样的方式最终解决
  4. 焚书坑儒成语典故

一、史记焚书坑儒原文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二、秦朝焚书坑儒什么意思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三、焚书坑儒在哪一时期用怎样的方式最终解决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同时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

四、焚书坑儒成语典故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某些人认为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并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而且“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一语出自《史记·卷121·儒林列传》,术音述,术士,即述士;述士即儒士)的事件。

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焚书坑儒(史记焚书坑儒原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 http://www.wenzhangxuan.cn/lizhi/10584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收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E-mail联系 http://www.wenzhangxuan.cn/ 站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晏殊(晏殊最有名十首词都有什么)
Copyright © 鼎文句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038372号 Power by ZBLOG版权 美文摘抄,高中800字作文,初中作文,读后感,日记,经典语句,经典句子,诗句大全尽在鼎文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