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文句子网-分享成语故事,成语典故,优秀作文,励志语录文章!

当前位置:

岳飞(岳飞是什么人物)

2023/09/19  阅读 4 次 标签: 诗句欣赏
摘要: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岳飞,以及岳飞是什么人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岳飞是什么人...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岳飞,以及岳飞是什么人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岳飞是什么人物
  2. 岳飞是哪个朝代的
  3. 岳飞的地位和影响
  4. 精忠岳飞武力排名前十

一、岳飞是什么人物

岳飞(1103年3月24日(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南宋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27日,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后平反昭雪,追谥武穆、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

二、岳飞是哪个朝代的

回答:岳飞是宋朝(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建的岳家军在当时真是所向披靡,岳飞背后的“精忠报国”是岳飞母亲所刺更是人人皆知,岳飞和儿子岳云最后都冤死在秦桧之手,至今在岳飞的老家汤阴县都有秦桧和夫人的跪像,岳飞真是一代爱国名将。

三、岳飞的地位和影响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四、精忠岳飞武力排名前十

第一名:高宠

高宠是在杜充投降金人,士兵弃守汴京以后组织队伍来救济灾民的义军首领。他第一次抢劫岳家军的军粮,遇上了王贵等人,他一人打残王贵、牛皋、张宪三人。要知道这三人都是岳家军的主干,合起来的实力更加不可想象了。他后来投身岳家军,随岳飞参与了汴京保卫战,这一战他以一当十,吊打金兀术,金兀术战败潜逃,他独自追击,结果中了埋伏,金兀术用了数十辆装甲车朝他驶来,最后都被他用枪挑起,后来为了救自己的兄弟,被车裂而死。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第二名:岳飞

岳飞一生战功赫赫,他可以开八百斤弓,射出八十步开外,力大无穷,他枪挑小梁王,一战成名。在战斗中几乎都是以少胜多,在他三十建节那一年,手上也不过两万兵马。他打败了杨再兴,攻克襄阳的时候又打败了万人敌荆超。多次面对金兀术的铁浮屠而不落下风。

第三名:金兀术

金兀术是大金的战神,他的兵器是方天画戟,他杀了不可一世的粘罕,围剿了梁红玉,把淮西军首领刘光世打的没有了脾气,多次和岳家军对战都不落下风,勇冠三军,成了赵构一生的噩梦,因为他的缘故,赵构在海上做了一年多的皇帝。

第四名:杨再兴

杨再兴人称杨矛子,原本是曹成的手下,而曹成是一个强盗,他手下有十万之众,而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他一柄杨家枪,无敌于天下,他杀了曹成,打败大金头号战将夏金乌。是岳飞手下头号战将,只是立功心切,中了金人的埋伏,英年早逝。

第五名:小梁王

小梁王武艺超群

第六名:粘罕

粘罕是大金第二勇士,也是大金最初的三军统帅。

第七名:韩世忠

韩世忠是在岳飞死后才光芒四射的

第八名:岳云

岳飞(岳飞是什么人物)

岳云是岳飞的儿子,一对大锤无可匹敌,他最辉煌的战功是打襄阳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城楼,打败了万人敌荆超,当然,最后是岳飞帮了他,但是他的武力值是没法怀疑的,他杀了夏金乌,为杨再兴报了血海深仇。郦琼打算杀了赵构投降金人,恰好遇上了岳云,岳云一个人杀了三十多位士兵,带着赵构成功逃脱。

第九名:夏金乌

他是金兀术的手下,他杀了义军统帅宗泽,在黄石谷和杨再兴单挑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第十名:牛皋

牛皋擅长使用双鞭,在岳飞死后的岳家军临时统帅,他力大无穷,有“小张飞”的称号。一次在酒楼见义勇为,一人打三个金人,岳飞见他身手不凡,收为部下将领,未尝一败。

关于岳飞和岳飞是什么人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 http://www.wenzhangxuan.cn/lizhi/10569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收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E-mail联系 http://www.wenzhangxuan.cn/ 站长!
上一篇:
下一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文)
Copyright © 鼎文句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038372号 Power by ZBLOG版权 美文摘抄,高中800字作文,初中作文,读后感,日记,经典语句,经典句子,诗句大全尽在鼎文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