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作文(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题目自拟)
很多朋友对于民族团结作文和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
很多朋友对于民族团结作文和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八百字作文题目: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
云门山回民初级中学作为一处民族学校,现有在校生718人,其中回族学生138人,汉族学生580人;教师63人,回族教师12人,汉族教师51人。近几年来,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突出民族教育特色,在开好民族教育常识教育课,争创省级民族常识教育示范校的同时,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做到了学生家长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结合专题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打腰鼓、踢花毽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组织了学校腰鼓队、花毽队,定期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在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回、汉两族学生走进清真寺,参观寺院、诵读古兰经等经典教义,这样,既加深了回、汉两族同学的相互了解,更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从而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的乐章。
一、民族团结教育结硕果
1、狠抓教学过程管理,确保质量提得快保得住
2011年,我校316名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218人,196人被高中录取,回族毕业生58人,有49名回族学生被城区重点高中录取,李春萌、刘春燕2位同学还获得了青州市少数民族教育基金的奖励。回族学生李春萌在参加的10科考试中取得全A成绩。多年年,我校连续被市教育局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中考成绩一直位于全市所有初中前列。
2、世纪泰华教育基金送春风,广大学子伴着理想展翅腾飞
世纪泰华教育基金自山东省世纪泰华发展集团董事长刘云江先生发起成立以来,已累计形成利息近40万元,奖励优秀大学生198人,发放奖学金90200元;奖励优秀中考生100人,发放奖学金82000元;奖励在校优秀生317人次,发放奖学金31700元;奖励优秀班主任66人次,发放奖金38000元;救助贫困生218人次,发放救助金共计93800元。从2011年起,为每名初一新生配备世纪泰华校服一套,到今天为止已配备440套,共计28600元。为学生免费发放校服在我们青州市尚属首例,这项举措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世纪泰华教育基金成立十年来,有26名回族学生得到过救助,有34名回族学生受到过奖励,累计奖励救助回族同学金额达28600元。
3、投资未来办教育,不断加强学校硬件建设
在云门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王万信书记、刘国银主任以及教育局、云门山教管办的关心支持下,美丽现代的高标准的云门山回中新校建设正在施工中,占地150亩,总体规划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8000平方米的3幢教学楼已于2011年8月初全部封顶,面积8000平方米的综合楼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底将投入使用。该校内部配套将坚持标准一流,设施先进,文化浓郁,特色鲜明,争取建成我市一所样板学校。最近我市配发的四辆新校车,已在我校投入使用,开通宋阁、前寺、涝洼、东邢四路校车,极大的方便了离校较远村庄学生的上学问题。上学期新购50台笔记本电脑,基本上达到教师人手一机,为下一步迁入新校全面实现班班通工程、校园网工程打下基础。
4、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由刘国鹏同志全面负责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李民同志负责学校民族常识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李志强同志负责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国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按照有关要求,我校每年安排6个学时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所有学时列入学校课程和班级课程表,所排学时可以进入思想品德课和综合实践课,除利用教材上课外,学校也结合实际和国内外形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讲座、知识竞赛、故事会、征文比赛等活动,使学生真正从小接受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常识教育,为构建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民族活动。
开展民族特色活动花毽、腰鼓是我校的特色活动,两项活动讲究的是“眼到脚到,手到心到;全面锻炼人的反映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和协作精神,对身心健康很有益。
另外,云河杨阿訇牵头在市政协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云河清真寺建立起了中国信德公益图书馆,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还为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平台。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清真寺图书馆去参观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知识,请清真寺杨阿訇讲解民族政策,和谐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6、办人民满意学校,积极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我们的办学目标就是办社会满意的学校,家长信任的学校,学生喜欢的学校。多年来,在教育局和教管办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协作齐奋斗、凝心聚力谋发展,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云门山回中教育教学品牌的同时,把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学校配备了6名保安,备全了视频监控和各种警用器械,做到定期巡逻、演练,确保学生安全。使云门山回中的校园内呈现出一派安全、文明、和谐、进取的良好氛围。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各种演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全校教职员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起早贪黑,确保校园内安全稳定,切实保障了师生的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全体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7、硕果累累,成绩显著
由于我校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此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校长刘国鹏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教育先进个人,云门山回中多次被青州市评为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申报的课题《回中家长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于2008年3月被潍坊市教科院批准立项,经过3年多的精心探索研究,于2011年结题。
近三年来,共有18人次回族教师的论文获青州市教研室奖励,有23人次回族学生获各种奖励。
回族学生升学情况
二、影响民族学校均衡发展诸要素
1、农村经济条件以及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相反对精神文化生活投入极少,导致了很多农村家庭缺乏正确的文化导向。大部分家长的就业观和人生观还较为片面。有的认为孩子升高中、考大学,将来当技术人员、干部才有出息;有的认为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只要有力气、肯钻研就可以“成才”;还有的认为不管孩子将来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是人才。而一部分农村回族家长由于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更是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无法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指导,缺乏科学、系统的家教理论体系与实际经验,于是,过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就成了他们对孩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很多农村回族家庭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导致了一部分回族学生的辍学,而在这部分学生中,家长信仰伊斯兰教的家庭居多。这样就导致了一种家教失衡的现象产生,孩子对学生态度不端正,造成成绩不是很理想。
2、少数民族地区课程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第一,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其一,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长期以来服务于“应试教育”,缺乏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缺少新课改的培训和信息交流,对课程改革缺乏理解,缺乏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素养和技能;其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虽身在民族地区,但对一些民族问题和“三农”缺乏研究,缺少课程开发必要的知识储备。第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社会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重视不够。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缺乏课程专家的引领。民族地区大多经费短缺,很少有课程专家深入民族地区学校实地指导。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1、建议在重点高中招收一定名额的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完成高中阶段学习后更有实力进入高等学府,有更多的机会为民族事业做贡献。
2、建议在青州市2012年高中招生工作中,重点中学在考虑生源质量的同时也须考虑国家的民族政策,相信少数民族学生会在较好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学习。
3、可以将加分提高,有机会让更多的民族学生进入最好的高中段学习。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民族、团结民族意识在少年儿童的心底扎下根成为学校的艰巨任务,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通过总结和回顾,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结合专题活动为载体,使群众性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作文怎么写
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历来就注重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比如说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都会以吃团圆饭。来表达我们过节的喜庆,中国人的骨子里面就历来注重团结。认为说只有团结一致,我们做的事情才会一帆风顺。心情好,做的事情自然就会仔细,认真全面一点,不容易出错,如果你心情不好,带着情绪去工作,会做什么都做不好。
民族团结主题的议论文开头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懂得了许许多多——感恩、回报、答谢、助人为乐等等等等,当然,我也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在花坛边,那绿莹莹的叶丛中,镶着一团团色彩斑斓的花球儿。那是什么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小小的花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窗外的雨淅沥的下着,嘀嗒声不绝于耳,街道上早已满是寂寥。
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题目自拟
民族的团结作文
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族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共同成长,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不光在古代,在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植树中民族团结故事征文
在20多年漫长的防沙治沙进程中,贵南县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治沙典型人物:茫拉乡下洛哇村农民布加,龙羊湖生态综合治理公司李增忠,退休后不忘贵南治沙工作而继续发挥余热、奋战沙漠的航欠旦增……黄生红就是这些先进人物中从事生态公益性事业默默无私奉献的普通一员。
黄生红是湟中县田家寨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20年前在路过贵南县境内木格滩大沙漠尽头黄沙头途中,他无意看到这里的沙漠不仅面积大、而且流动速度非常快,对周边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境内穿越的西久公路造成了严重威胁,看到眼前的情景,黄生红产生了帮助当地群众治沙治穷的念头。
黄生红告诉记者,当时由于没有经济能力而未能发挥一臂之力,帮助当地群众治沙治穷一直是他的愿望……在时隔18年后,2014年的初春,贵南的天气依然是严寒,黄生红带着家眷,奔着18年前的梦想和愿望,再次深入黄沙头准备与这片大沙漠决战。
一到黄沙头,黄生红看到的不是昔日的黄沙满天飞、“沙逼人退”的荒凉状况,而是贵南人民不怕苦不怕累,多年艰辛拼搏,战胜大自然恶劣生态环境而夺取的“沙退绿进”的美丽景象,全县8万人民多年的汗水已经把木格滩周边沙化地和黄沙头沙漠浇灌成了一条条“沙漠绿色长城”。这种治沙精神凝聚成的“治沙魂”,让黄生红及家人万分感慨,当即决定并立下誓言,“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坚持与贵南人民共同治理木格滩沙漠,固不住沙漠、治不了沙化决不罢休。
誓言就是承诺,誓言就是军令状,从2014年开始,黄生红每年开春后带上家眷、叫上亲朋、雇上民工、带上干粮、拉上树苗,连续5年风餐露宿,奋战在黄沙头沙漠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当中,在黄沙头无偿治沙造林1000余亩,绿化空闲地和荒山荒坡100余亩,无偿栽植青杨插杆、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等各类苗木18余万珠,树苗款、运输、栽植等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大苗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沙地树木保存率达80%以上。
2018年6月初,黄生红及家人再次从湟中县雇用当地困难户15人,自筹资金20万元,在黄沙头沙漠补植补栽杨树插杆20000余株,并到贵南鲁仓寺院,在前两年连续绿化寺院环境的基础上,与300余名僧众、驻寺干部、林业部门职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生态环境保护、构筑绿水青山活动。期间在寺院北山坡无偿栽植高1.5米以上祁连圆柏2500株,并进行了及时灌溉,通过县林业部门对林地拉设了200米高标准围栏。
黄生红的这种大爱无私、无偿捐助,宁愿自己吃土豆,不让生态变荒凉,尽力为“绿色长城”添砖加瓦的奉献精神,不仅为贵南治沙造林、绿化国土注入了新活力,更为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创造了条件,在贵南大地全民皆知,人人都赞叹不已。
版权声明: 本文收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E-mail联系 http://www.wenzhangxuan.cn/ 站长!